生态修复,推进内江逐“绿”前行

曾经的秃头山重披一身青翠,过去的臭水河再现水清岸绿,往日的城市伤疤转型为生态绣带”……放眼内江,人居环境相比过往大幅改善。推窗见绿、出门有景不再是奢望,低碳环保、绿色生活逐渐成习惯,不论是跨越式的改变,还是渐变式的改善,城市变迁奔涌的暖流,让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这一切,都与生态修复工作息息相关。

image.png

近年来,内江多措并举推进生态修复,先后出台《中共内江市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幸福美丽内江的实施方案》《关于内江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政策文件,进一步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甜城,全面开展沱江流域综合治理,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成效显著,生态建设与保护取得明显进步。

——沱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卓有成效。沱江干流稳定达到三类水质;10个国控考核断面、2个省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73.9%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在用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83个建制镇(街道)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11条黑臭水体全面整治完成。

——水土保持效果显著。大力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协同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落实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5263.08公顷,完成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582.06平方公里,占规划数528平方公里的110.24%。水土流失强度有所减轻,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加大。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边界,强化三区三线管控。深入开展大规模绿化内江行动,截至2021年,森林蓄积743万立方米,森林面积26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3.1%,被评为四川省森林城市。抓实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十五件事,全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全市病(枯、濒)死松树除治工作完成率100%

——矿山生态环境逐步向好。大力开展沱江干支流沿岸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完成恢复治理图斑30个,治理面积约46公顷。实施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项目6个,累积复垦地块129个。实施绿色矿山建设,矿山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土地利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开发保护水平显著提高。

——土地综合整治成效显著。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制度,确保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7.38万亩,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31.66万亩。积极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强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8.4万亩,新增耕地0.59万亩。

——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持续开展城乡土地整治、环境污染治理以及自然灾害防治等工作。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5.21%。城乡土地要素配置水平和水土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人居环境逐步改善,人居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