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下的生态课堂开课啦 | 300名“生态小侦探”在教室解密雪山萌植!
雪山下的生态课堂开课啦
"窗含西岭千秋雪"
诗圣杜甫笔下这流传千古的绝美意境
不仅是文学瑰宝
更是成都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
6月11日,“公园城市・幸福成都 —— 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进校园” 活动在成都市龙泉驿区上东学校拉开帷幕,300名小学生化身“生态小侦探”,开启了一场探索家乡“雪山 湿地 萌兽”生态密码的奇妙旅程。
1
解密“千秋雪”背后的生命故事
主讲人:成都市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
助理工程师 贾兆坤
活动现场,成都市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的贾兆坤老师以《生态秘境 —— 雪山下的成都》为题,用地理坐标解构这句千古绝唱:约百公里的距离,让西岭雪山成为全球唯一一座能从大都市肉眼望见的海拔 5000 米以上雪山。
当 PPT 上的卫星地图展开,孩子们的惊叹声此起彼伏 —— 原来课本里的诗句,竟是家门口触手可及的生态奇迹。
从高山之巅珍稀的绿绒蒿,到湿地公园里栖息的各种生灵,这些平日里只能在纪录片中看到的 “本土明星”,此刻以鲜活的姿态闯入课堂。
生动的影像资料、引人入胜的趣味故事,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惊叹:
学生们惊叹道
原来我家门口的湿地里,藏着这么多‘神奇的动植物’!
2
守护“麦浪”中的绿色承诺
活动最受欢迎的高潮,当属“守护雪山下的麦浪”手工环节。孩子们拿起传统麦秆,在研学导师的指导下,全神贯注地编织着小鸟、麦穗等充满自然气息的作品。
导师们一边指导手工,一边同步讲解着湿地生态系统与农田生态系统的紧密关联,让孩子们在实践中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一位参与活动的小学生兴奋地举起自己精心制作的麦秆小鸟,大声说:
学生们大声说
我要把它挂在书包上!让它天天提醒我和同学们,爱护身边的小动物,守护我们的绿色家园!
播撒绿色的种子,孕育未来的希望。“公园城市・幸福成都 —— 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进校园”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将生态保护的种子深深播撒进孩子们的心田。
成都市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引导青少年从‘知道生态’到‘热爱生态’,进而主动‘保护生态’,是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长远之策和坚实基础。”当这些带着麦香的绿色种子在童心深处发芽,未来的成都,定能让 “雪山下的公园城市” 成为永恒的生态画卷。
来源:成都市保护地和野保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