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二届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在京举办
2023年中关村论坛“第二届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27日在北京举办。12位国内外“双碳”(碳达峰碳中和)领域院士专家应邀作主题报告,聚焦“双碳”战略目标、共谋能源绿色发展,围绕“能源关键科技发展创新”开展深入交流,从能源发展战略、先进核能、新型电力系统、可再生能源与储能以及工业建筑交通减排降碳等领域方向,探索能源革命与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的技术路径。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阴和俊,科学技术部
2023-06-30 -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杜祥琬:可再生能源应“分布开发,就近消纳”
6月能源杂志发表《激辩大基地》一文,提出了如何发展我国风光能源的重大问题。大基地的思路是“以建设大型风光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煤电为支撑,以特高压线路外送,外送通道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这是“集中开发,远方消纳”的思路,显然这个思路无法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我的建议是,按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和规律,发展可再生能源,其特点是分布式,上述的八个字的思路似应改为“分布开发,就近消纳”,解
2023-06-30 -
浙江景宁:构筑美丽生态廊道,提升森林景观“颜值”
浙江省景宁县林业局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实施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五年行动,着力推进美丽生态廊道建设,促进全域绿化增量、提质增效,让绿色成为景宁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底色和持久优势。 因地制宜,实施规划。景宁县位于瓯江流域,围绕《景宁县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要求和实际需求,结合部分美丽林相,通过实施重要区位的林相改造提升,串联起景宁县域
2023-06-29 -
红河弥勒:以绿为底 向美而行
全国单机容量最大山地风电项目落地,吹过山谷的风转化为绿色电能,赋能绿色发展;通过集治污、治水、生态、景观、旅游为一体的河道综合治理,甸溪河焕然一新,串起市民绿意生活;穿“阿细衣”、戴“阿细帽”、跳“阿细跳月”,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的西三镇全力打造“甘思咪朵”民族传统体育联赛活动品牌,助推“体育城”建设……近年来,弥勒市依托资源、做强特色,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植在这片大
2023-06-28 -
中国生态大省青海的绿色之变
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沙珠玉治沙成效“青海戍头空有月,黄沙碛里本无春”“五原草枯苜蓿空,青海萧萧风卷蓬”,在文人墨客的诗词里,青海这片土地曾是荒凉和风沙的代名词。然而,如今的中国生态大省青海早已旧貌换新颜,绿色和生态成为青海的新标签,“中华水塔”“三江之源”“中国湿岛”等“高大上”的名称越来越响亮,“三个最大”的省情定位越来越突出,国家公园示范省的名片也越来越耀眼……海南藏族自治州草方格治沙从“沙进
2023-06-28 -
科技力量创造沙漠绿色奇迹
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县农田防护林网 中国林科院沙林中心供图乌兰布和,中国八大沙漠之一,其蒙古语意为“红色公牛”,总面积1500多万亩。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位于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境内沙漠面积近430万亩,占全县总面积77.3%。如今,经过数十年治理,磴口县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0.04%已增至37.2%,每年向黄河输沙7000多万吨减至370万吨。磴口县实现了“绿进沙退”的巨大变化。
2023-06-27 -
安徽潜水河湿地:水清鸟归来
入夏以来,安徽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河水清澈见底,鱼儿悠闲游弋,鸟儿自由飞翔;岸边香樟吐蕊、香气浓郁,河漫滩上红色的石楠、金色的女贞、绿色的草坪、金色的沙滩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生态画卷。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潜山市南部,主体部分为潜水河干流河道,属长江二级支流,总面积1450.06公顷。过去因过度开发,导致淤泥沉积、杂草丛生。2016年,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启动建设,经过科学保护修复,湿地生态面貌焕然
2023-06-26 -
吉林白城:林草湿“绿网”阻断荒漠化蔓延
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的白城市,干旱少雨、土地沙化问题严重,素有“八百里瀚海”之称,是吉林省防治荒漠化的前线。多年来,当地坚持不懈植树种草,进行生态修复治理,并通过应急补水恢复湿地面积,构筑起森林、草原和湿地相连通的生态固沙“绿网”,阻断荒漠化蔓延。白城地处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区接合部,向西是科尔沁沙地,向东是沃野千里的松嫩平原“黑土粮仓”,所辖的5个县(市、区)都是“三北”防护林建设重点县,守护着
2023-06-18 -
甘肃:沙海渐绿可“泛舟”
青土湖在干涸半个多世纪后,重新焕发生机。一条公路将湖分为两汪碧波,丛生的芦苇一望无际,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在这里被隔开,民勤绿洲的北部风沙防线有了一片开阔的缓冲区。地处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的青土湖是发源于祁连山的内陆河石羊河的尾闾湖。1959年,青土湖干涸,从此这里风沙肆虐,湖边的村庄沙上墙、驴上房、地撂荒。十多年前,这个“沙漠之湖”重现碧波,如今这里已形成旱区湿地106平方公里,成为候鸟迁徙途
2023-06-18 -
专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实现碳中和目标 2050年风电装机要超30亿千瓦
我国风电装机规模已稳居世界首位,风电早已成为我国第三大电力来源。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进,我国风电产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期。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绿色、便宜的风电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 在我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过程中,风电将扮演何种角色?在新能源提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将如何拓宽“Power to X”新能源应用场景、提高新能源利用水平?带着以上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
2023-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