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株濒危植物合柱金莲木在广西野外回归种植
中新网南宁4月24日电(钟振钢)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24日介绍,日前,广西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联合开展濒危野生植物合柱金莲木野外回归活动,在保护区种植约100株合柱金莲木苗木,旨在通过人工繁育苗木的野外种植,建立合柱金莲木回归基地和种植试验场,以深入开展观测试验。图为回归种植现场。蒙璠 摄合柱金莲木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和意义,是国
2025-04-30 -
广西古树名木种质资源库南宁分库建设正式启动
近日,广西古树名木种质资源库南宁分库建设项目启动仪式在广西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举行。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生态修复处、种苗站,广西林科院,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广西生态文化协会相关人员参加活动,并共同种植了23株从600年树龄的粉叶楠古树母株上采种选育的苗木。粉叶楠现存种群数量极少,广西境内仅存6株母树,天然更新幼苗幼树不足30株。广西林科院通过对树龄最大的母树采种育苗,培育出1000余株苗木,极大缓解其
2025-04-30 -
安徽马鞍山建立自然资源与林业执法联动融合机制
日前,安徽省马鞍山市自然资源部门与林业部门首次开展联合督查,双向发力推进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要素保障。这是马鞍山贯彻落实自然资源系统“四个融合”工作部署,创新建立“业务同训、图斑同审、案件同商、现场同查”执法联动机制的生动实践。截至目前,两部门已联合审查问题图斑55个、协同办理专项整治1次、开展联合督查1次。今年,马鞍山深化自然资源、林业“一张网”执法监管体系建设。在业务同训方面,统筹培训资源,采取
2025-04-29 -
浙江青田首个生态司法林业绿碳修复基地揭牌
为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推动生态保护与司法实践深度融合,浙江省青田县日前举行生态司法林业绿碳修复基地揭牌仪式。这是青田县首起涉刑异地修复案例,标志着该县在生态修复、司法协作和绿色发展领域迈出创新一步。因涉案地不具备原地复绿的实际条件,涉案企业将采用异地复绿补救,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以保证案件整改到位。修复基地所在区域的非林地,在完成造林符合验收标准后可纳入林地,也能进一步实现林地“占补平衡”。修
2025-04-29 -
新疆阿克苏发展沙产业实现绿富同兴
眼下,地处南疆的阿克苏地区,麦苗返青、杏花盛开,机械轰鸣作响,人们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为荒漠带来勃勃生机。阿克苏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是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重要阵地,荒漠化土地面积1.48亿亩。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阿克苏各县市创新治理方式,围绕打造光伏治沙、生物治沙、特色沙产业“三个标杆”,探索“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分布式光伏+抽取地下苦咸水+造林”“承包确权+产业联农”等模式
2025-04-29 -
四川都江堰启动大熊猫国家公园春季执法行动
近日,为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片区自然资源保护工作,在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管理分局指导下,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管护总站联合成都市都江堰生态环境局、都江堰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都江堰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青城山镇、龙池镇等相关部门,启动“国宝2025”大熊猫国家公园春季资源环境保护联合执法行动及2025春季护鸟和森林火灾隐患排查行动。行动旨在积极做好春季护鸟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盗猎盗伐、违规建设、侵占林
2025-04-29 -
湖北恩施市场化交易23.8万吨森林碳汇
4月11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国有坪坝营林场与恩施州硒资源国际交易中心签订《“鄂西林碳”森林碳票委托平台交易协议》,23.8万吨森林碳汇量进入市场化运营阶段。这是湖北省首个实现碳票交易和生态产品深度链接和捆绑销售的地方实践,标志着恩施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取得突破性进展。恩施是湖北省首个市域林业碳票创新试点,2024年10月发布《“鄂西林碳”森林碳票管理办法(试行)》,2025年1月完成首
2025-04-29 -
龙江森工做强“森林水”产业 厚植发展新优势
当前,纯天然矿泉水已成为城市居民和旅游者的主要饮用水之一。作为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保障区,龙江森工林区矿泉水资源丰富,是国内少有的纯天然、无污染矿泉水基地。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在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龙江森工集团充分发挥森林“四库”功能,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加大天然矿泉水开发力度,集中打造“森林水”产业,强力助推林区“水经济”发展。八面通林区有深循环地下水,日流量可达130吨。为将水
2025-04-29 -
江苏生态旅游带动社会综合产值超千亿元
江苏地理上跨越南北,气候、植被也同时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征。全省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古镇水乡,有精巧雅致的古典园林,有烟波浩渺的湖光山色……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目前,江苏省有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211个,建成省级森林步道76条、总里程超过500公里。“以自然保护地、动植物园、森林步道等为依托开展的生态旅游,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青睐,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江苏省
2025-04-29 -
湖北英山80%农户靠茶产业走上致富路
4月20日,在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杨柳镇茶叶谷村,农户趁晴好天气采摘新茶。英山县位于大别山腹地,全境“八山一水一分田”,以中低山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山县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发展茶产业,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27.4万亩,产量3.07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达87.38亿元。全县已建成5个万亩生态茶叶带、50多个千亩茶叶小区、60多个茶叶专业村,80%农户靠茶产业走上致富路。(王江)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