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提前完成年度造林任务
据安徽省春季植树造林进度统计,截至3月20日,全省各地已完成人工造林10.48万亩,提前6个月完成2025年度10万亩人工造林任务。2025年度,安徽省结合林草湿荒普查,通过林地占补平衡科学划定造林绿化空间,确保耕地零侵占、林地应绿尽绿。皖北地区杨树更新行动优先选用本地树种,皖南地区则推进松树纯林改造,构建松材线虫病防控体系,全省乡土树种推广率超过80%。在造林碳汇领域,安庆、宣城、黄山等地率先试
2025-04-24 -
江西赣州:以“合”破题 赋能“单家独户”
江西省赣州市集体林地面积3800余万亩,分山到户3100万亩,涉及140余万户群众,户均林地面积仅22亩。针对林地分散、经营粗放、效益不高等问题,赣州市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抓手,坚持以“合”破题,通过创新林权流转机制、推广多元合作模式、完善服务支撑机制等举措,推动林业集约化、规模化、合作化发展,为单家独户融入现代林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抓整合:流转交易扩规模面对长期制约集体林业发展的林地碎片化问
2025-04-24 -
湖北竹溪开启2025年茶旅文化季
近日,湖北省竹溪县2025年茶旅文化季暨第三届武当山茶·鄂渝陕(竹溪)茶博会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茶产业专家、茶叶采购商、经销商代表齐聚竹溪共品茶香、共拓茶路、共商茶业。茶博会展区,167个标准展位整齐排列,200余家知名茶企带来优质产品。同日,还举办了2025“指尖传承·茶王争霸赛”,湖北龙王垭茶荣膺“茶王”,竹溪贡茶、十堰梅子贡茶荣获“茶魁”称号,另有多家企业分获“茶优”与“优胜奖”。作为“中国
2025-04-24 -
山西阳城全力推进山茱萸专业镇建设
当下,正值春季造林的黄金时段,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山茱萸专业镇建设也迎来关键期。今年,阳城县计划新栽茱萸树5万株,将在蟒河镇太行一号公路、西蟒路沿线的上桑林、下桑林、宫上、泥河、邢西、寺沟6个村进行规模化种植,并划分为4个标段组织实施,目前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阳城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是全国四大山茱萸产地之一和纬度最北的原产区。目前,全县山茱萸种
2025-04-24 -
云南龙陵:林下经济激活绿水青山
碧寨乡山林里,村民赵志安弯腰查看毛茨菇菌包,胸前挂着的手机直播着林间景象;段家园山林里,村民杨加宏向云南省科技特派员黄国虎询问毛茨菇种植注意事项……2024年,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林下经济利用面积38.13万亩,林下经济总产值突破21.86亿元,1万余户农户在山林间找到了新饭碗。“这些重楼养了3年,今年采收能卖20万元。”50岁的王兴恩边给重楼除草边说,他的5亩林地套种了石斛、重楼和黄精,亩均收益超
2025-04-24 -
浙江长兴:赏花采茶助农增收
连日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和平镇城山村山茶园内,茶农在花香中采摘明前茶,供应市场。长兴县和平镇近年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户大力发展茶叶、桃子等特色种植,并形成集种植、赏花、采摘、鲜销、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旅游”融合产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陈海伟)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2025-04-24 -
《六盘山大型野生真菌图鉴》出版
闽宁协作又结硕果《六盘山大型野生真菌图鉴》出版近期,由福建援宁工作队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支持出版的《六盘山大型野生真菌图鉴》正式发行。这是第一部翔实介绍六盘山大型野生真菌的专业著作。该书收录了在六盘山发现的大型野生真菌250种,并配以大量的图片,详细记述了每种真菌的中文名、拉丁学名、形态特征、生境、采集区域和用途,介绍了其蕴含的生态与经济价值。全书图文并茂,简明扼要,不仅充实了六盘山大型野生真菌
2025-04-24 -
《祁连山的呼吸》:一部生态文明的史诗与启示
春和景明、绿意纷飞的四月,作家路生的《祁连山的呼吸:保护和修复河西走廊生态文化报告》出版了。激动之余我把“呼吸”看成“呼唤”。祁连山亿万年岿然屹立、万世瞩目,需要呼唤吗?它如何走过从“伤痕”到“呼吸”的生态觉醒?祁连山,这条横亘于甘青边界的“生命之脉”,东西绵延800公里,南北跨度200—400公里,海拔4000—6000米,拥有冰川 3306条,总面积约2062平方公里。既是河西走廊的“母亲山”
2025-04-24 -
内蒙古林草局:再用一年左右基本解决草原过牧问题
中新社北京4月22日电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武国庆22日在北京表示,再用2025年一年左右时间集中攻坚,基本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草原过牧会导致草原逐渐退化、沙化,破坏草原生物多样性,甚至使草原丧失生产能力。近年来,中国西北地区着力治理超载过牧。22日,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保护修复主题发布会上,武国庆介绍有关情况。他透露,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选取17个旗县开展解决草原过牧试点工作,探索
2025-04-24 -
百里杜鹃:从“地球彩带”到“美丽经济”
新华社贵阳4月22日电 题:百里杜鹃:从“地球彩带”到“美丽经济”新华社记者李凡随着四月的春风拂过,贵州毕节市的百里杜鹃景区迎来了一年中最绚烂的时刻。绵延百里的野生杜鹃花竞相绽放,将群山装点成一片多彩的花海。这片被誉为“地球彩带”的景区,以其丰富的杜鹃种类和壮观的自然景观,吸引着来自国内外的游客。4月15日拍摄的贵州省毕节市百里杜鹃景区。新华社记者 李凡 摄百里杜鹃景区所在的百里杜鹃管理
202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