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碳价格指数介绍
上海碳价格指数介绍
一、 编制背景
价格指数作为市场表征及投资工具,可快速有效地向更多主体传递市场信息,便于市场参与主体通过指数了解及分析市场。目前,国际市场已有EEX欧洲碳指数、ICE碳期货指数等现货及期货价格指数;其中,ICE碳期货指数已有挂钩ETF产品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交易。
在此背景下,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联合上海期货交易所,以上海碳市场先行先试,选取上海碳市场中具有代表性的交易产品与交易方式,编制了上海碳价格指数。
二、 指数编制思路
通过更多样本价格综合反映市场价格变化
指数以上海碳市场中具有上海特色的交易产品(如SHEA、SHEAF、SHCERCIR)在不同交易方式下的价格作为整体样本空间,包含了市场中主要的现货及远期交易品种,可以更全面的反映市场整体价格变化趋势。其中,指数样本从样本空间中选取平稳运行满1年的样本,确保价格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通过动态加权方式贴合市场交易趋势变化
指数对样本采用动态加权的方式,即根据样本历史244个交易日的累计成交量确定样本权重,每日滚动计算;这一方式能够更加及时地反映出市场主体对不同交易产品和不同交易方式的偏好变化。
三、 指数表现
在2021年1月4日至2024年12月6日,共计947个交易日,上海碳价格指数整体平稳上涨,除2021年出现小幅下降外,其他年份均呈现上涨趋势,年化涨幅达16.04%。
四、 作用与意义
碳价格指数作为衡量和体现碳价格水平变化的“风向标”,对促进碳市场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能够向市场提供公正、透明的价格信号,便于市场主体分析碳价走势,从而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目标的交易策略和模式;二是为气候变化风险和机遇评估提供参考依据,通过碳定价机制有效开展减排成本和效益评估,形成投融资标杆性价格,促进企业和投资机构等市场主体将气候变化因素融入到战略制定过程中,进一步推动气候投融资发展;三是为政策制定和机制优化提供决策依据,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四是为后续开发碳指数金融产品奠定基础,撬动更多金融资源进入绿色领域,充分发挥市场价格发现功能, 助力上海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定价中心。
五、 指数应用展望
上海碳价格指数提供了除每日收盘信息外的综合性价格基准,为碳资产估值,碳减排活动经济收益测算提供了工具。在碳市场金融服务方面,指数可应用于碳质押、碳回购、借碳等业务场景,指数充分考量挂牌和大宗两种交易方式下的成交量变化,并以此作为加权依据,更加符合银行、信托等机构在违约风险、资产处置时对资产价值的评估逻辑。同时,碳价格指数也为绿色金融项目、气候投融资项目等碳减排活动提供了连续可追踪的碳定价基准。
在与资本市场联动方面,上海碳价格指数可应用于涉及碳资产的金融产品定价,通过发行挂钩指数的金融产品,将指数作为定价工具嵌入金融产品,使碳价格指数成为碳市场与资本市场有机结合的桥梁。
来源: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